1.地质遗迹景观评价

2.请问哪位好心人文字功底强的么?啊知道旅游专业的论文绪论怎么写呀?弱弱的问下能拯救下写文章无能的人否?

景区等级划分高低的区别_景区等级如何划分

一、上海野生动物园,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南六公路178号,是由上海市人民和中国国家林业局合作建设的中国首座国家级野生动物园,是野生动物们的温馨家园,是大都市里的天然氧吧。动物园居住着来自国内外的珍稀野生动物200余种,上万余头(只),园区分为步行区、车入区及“水域探秘”三大部分,与可爱动物邂逅,让您在野趣、乐趣、闲趣中赴一场人与动物的美妙之约。

门票参考:130元

开放时间:09:00~20:00

适宜季节:四季

建议游玩时间:3~6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2007年(5A)

所在地/隶属: 上海市浦东新区宣桥镇南六公路178号

介绍攻略

基本介绍

上海野生动物园是集野生动物饲养、展览、繁育保护、科普教育与休闲为一体的主题公园。景区于1995年11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地处上海浦东新区,占地153公顷(约2300亩)。园区居住着大熊猫、金丝猴、金毛羚牛、朱鹮、亚洲独角犀、白犀牛、猎豹、长颈鹿、斑马、羚羊等来自国内外的珍稀野生动物200余种,上万余只。

园区分为车入区、步行区及“水域探秘”三大游览区域。在步行区邂逅大熊猫、非洲象、亚洲象、长颈鹿、火烈鸟、袋鼠、环尾狐猴、企鹅等众多动物,也可以参与诸多富有特色的动物科普讲堂,让游客更加了解和喜爱这些新结识的动物朋友。车入区为动物散放养展示形式,给动物们更多的自由空间,也让游客沉浸在大自然中,观赏动物们觅食、玩耍的自然行为,其乐融融。“水域探秘”是360度乘船无遮挡游览方式,在水上看动物,近距离观赏各种珍稀动物和大批候鸟,开启“慢生活”带来全新的观赏体验。

二、上海科技馆

上海科技馆坐落于上海浦东新区行政文化中心的世纪广场,是一座综合性的自然科学技术博物馆,是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公益性机构,也是中国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上海科技馆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6万平方米,建设有生物万象、地壳探秘、机器人世界、探索之光、宇航天地、彩虹儿童乐园等11个常设展厅;蜘蛛和动物世界2个特别展览;中国古代科技和中外科学探索者2个浮雕长廊等设施。

详细>>

上海科技馆坐落于上海浦东新区行政文化中心的世纪广场,是一座综合性的自然科学技术博物馆,是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公益性机构,也是中国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上海科技馆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6万平方米,建设有生物万象、地壳探秘、机器人世界、探索之光、宇航天地、彩虹儿童乐园等11个常设展厅;蜘蛛和动物世界2个特别展览;中国古代科技和中外科学探索者2个浮雕长廊等设施。

中文名:上海科技馆

门票:45元

开放时间:9:00~17:00

建议游玩时间:4~8小时

博物馆等级:国家一级(行业)

旅游景区级别:2010年(5A)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2000号

包含景点: 上海自然博物馆

基本介绍

上海科技馆是上海市人民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市民科学文化素养而投资兴建的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综合性的自然科学技术博物馆,是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公益性机构,是中国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科技馆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2000号,花木行政文化中心区,世纪广场西侧,南邻世纪公园。主馆占地面积6.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分为11个风格各异的主题展区、4个高科技特种、3个古今中外科学家及其足迹的艺术长廊、2个主题特展和若干个临时展厅,它们共同为四方游客生动地演绎着“自然、人、科技”的永恒话题。

三、东方明珠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世纪大道1号,与隔江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相辉映。东方明珠塔始建于1994年10月1日,总高468米,主体为多筒结构,由3根斜撑、3根立柱及广场、塔座、下球体、5个小球体、上球体、太空舱、发射天线桅杆等构成,是集都市观光、时尚餐饮、购物、历史陈列、浦江游览、会展演出、广播电视发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上海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详细>>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世纪大道1号,与隔江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相辉映。东方明珠塔始建于1994年10月1日,总高468米,主体为多筒结构,由3根斜撑、3根立柱及广场、塔座、下球体、5个小球体、上球体、太空舱、发射天线桅杆等构成,是集都市观光、时尚餐饮、购物、历史陈列、浦江游览、会展演出、广播电视发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上海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别名: 上海东方明珠,东方明珠电视塔,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门票参考:180元

开放时间:08:00~21:30

适宜季节:四季

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2007年(5A)

所在地/隶属: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号

东方明珠介绍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简称“东方明珠”)于1994年11月18日正式对外营业,总投资8.3亿元。 东方明珠坐落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卓然秀立于陆家嘴地区现代化建筑楼群,与隔江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相辉映,展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壮观景色。东方明珠集都市观光、时尚餐饮、购物、历史陈列、浦江游览、会展演出等多功能于一体,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和旅游热门景点之一,被列入上海十大新景观,是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设计者富于想象地将十一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天空串联到绿色如茵的草地上,远处看宛如两颗红宝石的巨大球体,晶莹夺目,描绘了一幅“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如梦画卷。东方明珠塔体由三根斜撑、三根直径九米的擎天立柱及广场、塔座、下球体、五个小球、上球体、太空舱、发射天线桅杆组成。入夜,遥望东方明珠,色彩缤纷、璀璨夺目;登塔俯瞰夜上海,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四、上海市中国***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景区

上海市中国***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景区,是用“旅游+ 交通”的运营模式,将一大 、二大 、四大纪念馆串联起来,实行“定时、定点、定线” 发车,实现“一张车票,一站一景、一票畅游、多点上下”。同时,景区也是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发展红色旅游、充分发挥上海丰富红色的社会教育功能、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实践。

详细>>

上海市中国***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景区,是用“旅游+ 交通”的运营模式,将一大 、二大 、四大纪念馆串联起来,实行“定时、定点、定线” 发车,实现“一张车票,一站一景、一票畅游、多点上下”。同时,景区也是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发展红色旅游、充分发挥上海丰富红色的社会教育功能、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实践。

别名: 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

适宜季节: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4~5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2021年(5A)

所在地/隶属: 上海市黄浦区、静安区、虹口区

景点景观

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简称一大会址,是中国***的诞生地。原楼于民国九年(1920年)夏秋间建,与左右紧邻4幢同类房屋同时建成,属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一部分。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石条,门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饰。

二大会址纪念馆

位于静安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历经近半年的建筑本体维护保养以及内部展陈提升改造,于2021年5月4日面向社会重新开馆。纪念馆内部展陈提升改造围绕建党百年,优化场馆空间布局,改进展陈形式,调整展陈内容,着力呈现“石库门里的纪念馆”,增强展厅仪式感,还原了石库门风貌,并首次将人民出版社旧址360度全景展示。

四大纪念馆

位于虹口区四川北路1468号,完整再现1925年四大在上海召开的历史。展馆总面积约3040平方米,基本陈列展厅面积约1839平方米,较之前扩大了一倍,完整再现了1925年四大召开的生动场景。展览以上海老风貌石库门元素贯穿整个展线,观众穿过一扇扇石库门,仿佛置身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里弄中,体验沉浸式观展。“新技术”也是此次“四大”纪念馆升级后的亮点之一。在满足观众传统图文式参观体验的基础上,纪念馆进一步融入多媒体互动技术,实现“智慧”场馆,如:AR增强现实技术、多媒体投影动态展示、图像识别、一键切换、雷达互动捕捉等技术。

交通指南

1、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1)地铁:

1号线黄陂南路站、10号线新天地站。

(2)公交:

146、42、109、926路、大桥一线

2、二大会址纪念馆

(1)公交:

1、23、36、49、71、104、127、128、253、548、780、869、925、933路、沪青线。

(2)地铁:

轨道交通1号线黄陂南路站,轨道交通2号线南京西路站。

3、四大纪念馆

(1)地铁:

轨道交通三、四号线宝山路站,轨道交通十号线四川北路站。

(2)公交:

21、167、939、52、854、928、65路四川北路虬江路站。

历史沿革

2021年5月25日,串联起三个纪念馆的红色专线车试运行。

2021年6月11日,上海市中国***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静安区、虹口区

由上海北舞地板提供网络信息!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

石林风景区(Stone Forest Scenic):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石林风景区又称为云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面积350平方公里,景奇物丰,风情浓郁,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

石林形成于2.7亿年前,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华,拥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历史最久远、分布面积最广、类型齐全、形态独特的古生代岩溶地貌群落,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风景区由石林、黑松岩(乃古石林)、飞龙瀑(大叠水)、长湖、圭山、月湖、奇风洞等组成,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

石林风景区范围广袤,山光水色各具特色,石牙、峰丛、溶丘、溶洞、溶蚀湖、瀑布、地下河等景观错落有致,是最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是最佳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的天堂。

参考资料

石林旅游网.石林旅游网[引用时间2018-1-15]

请问哪位好心人文字功底强的么?啊知道旅游专业的论文绪论怎么写呀?弱弱的问下能拯救下写文章无能的人否?

一、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景区

(一)定性评价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多样,特色突出。其中古火山遗迹和海岸地貌是公园内两大主体景观。七娘山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梧桐山群—七娘山群火山岩系是莲花山火山喷发带的组成部分,隶属于浙闽粤中生代火山活动带的粤东火山活动亚带,是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产物。公园内至今完整地保存着两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穹窿以及火山锥、火山柱(针)和以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为主的岩石类型及其结构构造(石泡、流纹、气孔和球粒等)。真实地记录了库拉-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留下了浙闽粤火山活动带的发展和演化的历史遗迹,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中侏罗世—白垩纪火山岩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我国东南沿海侏罗纪—白垩纪火山活动的天然博物馆。由梧桐山群—七娘山群火山岩系组成的七娘山高达869.7m,雄踞在海拔10~30m的海岸带上,与广阔无际的大海紧密相连。这种山海相依、水火共存的特殊自然地理景观在我国东南沿海各大名山中是极为少见的。七娘山山峰众多,峡谷溪流瀑布跌水发育。山峰高度大致分为二级:第一级海拔高度在500~600m间,与晚侏罗世火山喷发活动密切相关;第二级海拔在800m以上,代表早白垩世早期喷发中心。由于山峰的形状与火山穹窿以及火山锥、火山柱(针)密切相关,故形态万千,各有千秋,争芳斗艳。七娘山主要成景岩石是各类角砾状火山岩(角砾熔岩、集块角砾熔岩、角砾凝灰熔岩)和凝灰岩,这类岩石形成的地貌景观与其他岩石(如碳酸盐岩、石英砂岩、红色砂砾岩、花岗岩、流纹岩)形成的地貌有着明显的不同特色。公园内海岸地貌分为海积和海蚀地貌两大类。海积地貌以沙滩-沙堤-澙湖组成的障壁海岸地貌为主,另有砾滩和海底珊瑚礁。障壁海岸剔透玲珑,站在邻近高处眺望,由沙滩-沙堤-潟湖3个微地貌组合景观尽收眼底,一览无遗。另外,在地质公园内还保存有障壁海岸不同发展阶段的遗迹,是研究障壁海岸形成和演化的天然实验室,这都是在其他地区同类地貌景观中少见的。障壁海岸大多发育在环境优美的小海湾内,集蓝天、白云、青山、大海、征帆、沙滩与潟湖平原的田原风光于一体,成为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风景线。海蚀地貌类型齐全,基本涵盖了现今已知海蚀地貌的大部分类型,特别是公园内保存了不同岩石类型(诸如石英砂岩、火山岩、花岗岩、红色砂砾岩)的海蚀地貌景观。海蚀地貌往往成群出现,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穴)、海蚀窗、海蚀柱等,相互共生形成了五彩缤纷的景观组合,蕴含着各类海蚀地貌的成因及其发展过程,既丰富了海蚀地貌的内容,又大大提高了观赏性。海蚀地貌不仅造型美和组合美,充分展示了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刻出奇异的地貌形态,其景观或似人、或拟兽、或像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而且对同一景物,从不同距离、角度和方向观看,会产生不同的景观和感觉,充分反映出移步换景的变化美。

(二)定量评价

地质遗迹景观的定量评价方法,是参考旅游定量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取分项计分法进行评定。

1.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是进行定量评价首先要解决问题。根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结合《中国推荐世界地质公园的评审程序和标准》和《国家地质公园概述》(陈安泽2003)所述的方案。评价标准分为价值和环境条件两部分(表2-5-3)。

表2-5-3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指标及权重表

根据国家地质公园的要求的地质遗迹景观的内涵,构成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必须具有科学性、稀有性和优美性3项基本条件。所以在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中不仅是必须的指标,而且占的权重也大(共计52%)。科学性是指地质遗迹景观和景观组合的典型价值或代表意义,按其科学价值将地质遗迹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稀有性是指地质遗迹景观在国内外的罕见程度,景物(或景物群)的稀有性不但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而且对广大公众有强烈的旅游吸引力。优美性包括科学美和自然美,尤以自然美更为重要,自然美包括地质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结构美、视觉美、听觉美、嗅觉美、动态美、静态美等。地质遗迹景观具有特定的美学价值是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保护区的重要区别。历史文化价值是指具体的景观群或景观点上所附着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其在地质科学史上的意义。

在环境条件评价方面,环境的优美性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占有较高的权重。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景观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地质环境、气候环境、水环境等。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环境条件,也是进行生态旅游基本和对象。安全性是指地质公园内,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现有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以及对游客生命、财产带来危险的可能性。

地质遗迹景观的评价与其他旅游评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地质遗迹景观为评价对象,在重视美学意义和观赏价值的同时,更强调它的科学性和稀有性,重视和强调对地质遗迹景观组合的综合评价,地质遗迹景观组合是指一个地点(或地区)在同一地质作用或同一地质作用连续作用下形成地质遗迹景观的综合体,它能更确切地反映地质景观的科学性、稀有性和美学价值(观赏性)。

2.评分标准的确定

根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的建议,将9项指标分别列为5个等级,作为打分的依据。

表2-5-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结果表

3.地质遗迹景观的分级

根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的原则,参考旅游的分级标准,将地质遗迹景观分为5级:

1)一级地质遗迹景观大于90分。

2)二级地质遗迹景观75~89分。

3)地质遗迹景60~74分。

4)四级地质遗迹景观45~59分。

5)五级地质遗迹景观小于45分。

4.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结果(表2-5-4)

从表2-5-5可以看出,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内有一级地质景观1处,二级地质景观21处,地质景观7处。其中一级和二级地质景观点共22处,约占总地质景观点的75%以上,可见公园内地质景观品位之高。

二、深圳(特区)景区

(一)景观价值评价

1.定性评价

古火山地貌、花岗岩地貌、海岸地貌是深圳特区主要的三大地质遗迹景观,它们与区域地质地貌环境及其他地质遗迹景观的特定组合,形成了极富审美情趣的、风韵不同的景点(群)及景区,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及保护价值。

以古火山、断块山为特色的梧桐山景区,山体巍峨,森林覆盖率高,从山顶至山麓的不同方位,分布着5种景色各异的、高品位的地质地貌景观:梧桐山主峰古火山锥及狭窄的山岭,高耸入云,具有梧桐直刺云端的神奇景象;仙湖后山断层崖及高峻的山岭,风光如画,恍若仙境;恩上群丘环绕的古火山口地貌,古朴清纯,与群岛浮现的浩瀚海域互为映衬,呈现出大自然的绝色美景;小梧桐山壮丽的火山锥与清新的森林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秀色可餐;泰山涧山高水长,陡峭的山崖、茂密的森林、层层跌落的细瀑跌水,一派高山流水的俊美风光。梧桐山有看不够的景,梧桐山有读不完的山,确是一处高品位的地质遗迹景观区。

梅沙尖景区以山海相连为主要特色。高大花岗岩山体上,新构造间歇性抬升形成的层状地貌,高高山岭上酷似冰川地貌的“冰窖”(小三洲田盆地)与“角峰”(梅沙尖尖峰),以及各式各样的花岗岩微地貌形态,组合成奇特、秀丽的山地景观。梅沙尖山麓的大梅沙、小梅沙海湾沙滩,镶嵌在巍巍高山与蓝色大海之间,山海相依的自然风光十分秀美、恬静。梅沙尖景区不失为一处高品位的地质遗迹景观区。

内伶仃岛的海岛风光独具特色,古色古香的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清新迷人。南湾沙滩背靠青翠的尖峰山,面向蔚蓝色的大海,构成一幅动静相济、外旷内幽的绿色美景。东湾的沙滩、森林、啼鸟、蛙鸣以及日出月落等自然现象,交织而成声色俱丽的海滨风光。东背角海蚀石蛋景观十分奇特,其连续分布长度达1.2km以上,是内伶仃岛海蚀地貌景观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少见的滨海石蛋地质遗迹景观。发育在尖峰山及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后山一带的混合花岗岩、花岗岩石蛋、石柱及石蘑菇等微地貌形态,其组合造型奇特壮观。尖峰山四周原生森林叠翠千丈,这种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在深港沿海地区已不多见。内伶仃岛独特的地质地貌及良好的地质生态环境,无疑是高品位的地质遗迹景观。

2.定量评价

各地质遗迹景观点的定量评价如表2-5-5。

表2-5-5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表

根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和《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技术要求(讨论稿)》的有关精神,深圳地区地质遗迹调查的评价主要考虑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典型性和稀有性等4项指标,并参考旅游定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取分项进行评定。地质遗迹景观的等级分为五级,各级的分值为:一级景观高于90分;二级景观76~90分;景观61~75分;四级景观45~60分;五级景观低于45分。

从表2-5-5可知,全区调查的17个地质遗迹景观点(群)中有一级景观点4个,二级景观点10个,景观点3个。梧桐山主脊、恩上、南湾、尖峰山4个一级景观点为具有全国性乃至国际意义的景观;仙湖后山、小梧桐山、泰山涧、大梅沙、小梅沙、东湾、东背角等10个二级景观点为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景观。

(二)地质环境评价

地质环境评价主要是指景区、景点所在的地质环境,评价内容包括自然生态环境、通达性、可进入性及安全性等。

1.梧桐山地质遗迹景观区

该景观区森林覆盖率高,满山郁郁葱葱,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梧桐山目前已开辟为旅游景区,柏油公路已直通恩上及梧桐山主脊;同时还有6条以上的登山道,从四面八方通向梧桐山顶,因此景区的通达性及可进入性较好。梧桐山地形坡度陡,多悬崖峭壁,森林覆盖面又广,因此存在迷路、摔伤和坠崖等安全隐患。

2.梅沙尖地质遗迹景观区

该景观区海湾沙滩交通十分方便;有柏油公路通向海拔约540m的小三洲田,有登山便道通向梅沙尖主峰。三洲田一带现今已建成东部华侨城旅游景区,通达性及可进入性良好。区内森林植被覆盖率较低,加上新建许多人工景点,旅游人数日增,该区生态环境需加强治理保护。

3.内伶仃岛地质遗迹景观区

该景观区南亚热带原生森林保存完好,森林生态环境清新宜人。岛上有环岛土路,道路狭窄且路面质量差,行车较困难。尖峰山坡陡,有悬崖峭壁,森林茂密,存在迷路、摔伤等安全隐患。目前尚无通向内伶仃岛的固定海船,加之边防管制等原因,上岛颇费周折。

4.西丽湖及大南山景区

该景观区交通方便,可进入性好。

(三)旅游环境评价

深圳特区的地质遗迹景观是深圳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必将为该区地质遗迹景观的开发带来勃勃生机。此次调查评价的梧桐山、梅沙尖及内伶仃岛等地质地貌景观区都是深圳市有名的自然旅游分布区,其中梅沙尖景区的“梅沙踏浪”,梧桐山景区的“梧桐烟云”均属著名的深圳八景;内伶仃岛的海岛风光,素负盛名,是深圳市的一方净土。“深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都对这些旅游的开发作了功能定位,提出了导向性的旅游开发程式。例如将梅沙尖景区的大梅沙、小梅沙定位为公众海滨度区及海滨度观光区,三洲田定位为山地生态景观区;将梧桐山景区定位为服务于城市中心区的配套游憩休闲地带;将内伶仃岛景区定位为海岛风光区等。深圳旅游总规划实际上已将特区的地质遗迹景观区、点(群)纳入了深圳市大的旅游环境,其客源市场及旅游开发市场潜力无疑都是很大的。从旅游的构成上看,深圳特区古火山地貌、花岗岩地貌及海岸地貌等高品位的地质遗迹景观的发现,又从地球科学的角度为深圳旅游业的发展开拓出一个极富感染力的平台,地质遗迹景观厚重的科学文化内涵必将打造成非同凡响的旅游文化产品,从而有力地推动深圳旅游业的发展。

三、宝安景区

(一)景观价值评价

1.定性评价

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是宝安区最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花岗岩球形风化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微地貌形态,是最为常见且最具特色的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它们与地质地貌环境的特定组合,常构成极富审美情趣的、不同风韵的景点(群)及景区,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及保护价值。

羊台山、凤凰山及阿婆髻山是3种不同风韵的花岗岩山地地貌景观,其间石蛋、石锥、石柱及石莲等地貌形态与山地景观的特定组合,都构成了高品位的,但又各具特色的地质遗迹景观区。羊台山景区山势雄伟,森林覆盖率高,主峰高居群山之巅,众山拱卫,具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壮美图景;小羊台山光滑圆润的巨型石蛋景观独具特色,高高的山岭充满粗犷、豪放的山野情趣;赤顶山花岗岩微地貌景观类型丰富,巨型石柱“擎天柱”更是使碧绿的山峦大放异彩,因而雄险、壮美是羊台山景区最大的特色。凤凰山景区则是另外一番风韵,凤凰寺怪石嶙峋的花岗岩微地貌景观别具洞天,在林木的掩映下具有灵秀之气,充满“天人合一”的神秘色彩;凤凰山更是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的大千世界,各种各样的石蛋、石锥、石柱、石蛋峡及石蛋崖等花岗岩微地貌景观琳琅满目、绚丽多姿,把峥嵘险峻的凤凰山装扮得景象万千,组合成美不胜收的天然画卷。凤凰山与凤凰寺这两种美学意境大相径庭的地质遗迹景观,组合成一方完美无瑕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的胜景。阿婆髻景区更是美之极致,高高的山头上花岗岩球形风化形成的花瓣状岩体,状若高山顶上一朵圣洁的雪莲,清高亮丽,素雅端庄,在蓝天白云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更为奇特的是,这朵圣洁的高山“雪莲”又倒映在九龙坑水库明镜般的湖水中,呈现出极富艺术感染力的灵山秀水,成就出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的罕见佳景。显而易见,羊台山、凤凰山、阿婆髻山这三种风韵A异的地质遗迹景观,在美学上都达到了高层次的艺术境界,而三者在区域空间上受花岗岩环状岩体结构控制而成的环状展布特征,则更有“龙盘虎踞”的神秘感,从更高的层次上把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性和美学观赏性完美地展现了出来,风景这边独好。在我国华南及东南沿海广大花岗岩区,宝安区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是一定的代表性的,是独树一帜的。

2.定量评价

根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和《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技术要求(讨论稿)》的有关精神,此次地质遗迹调查的评价主要考虑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典型性和稀有性等四项指标,并参考旅游定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取分项进行评定。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系指地质遗迹在国内外的对比意义的地质遗迹景观,其科学价值为一级;具有全国对比意义的地质遗迹景观,其科学价值为二级。地质遗迹景观的美学价值,其审美要素包括地质遗迹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结构美、听觉美、动态美、静态美及意象美等诸多内容,具有极高美学观赏价值的一级地质遗迹景观,一般都包括了这些审美要素的大部分内容。地质遗迹的稀有性,系指地质遗迹景观在国内外的罕见程度,罕见的地质遗迹景观一般对于广大公众都具有强烈的吸引能力。地质遗迹的典型性是同类地质遗迹景观特征的集中表现,典型的地质遗迹景观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审美情趣。

宝安景区地质遗迹景观的定量评价,是在综合考虑这四项指标的基础上,确定分值的高低,评出的品级。地质遗迹景观的等级分为五级,各级的分值为:一级景观高于90分;二级景观76~90分;景观61~75分;四级景观45~60分;五级景观低于45分。各地质遗迹景观点的定量评价如表2-5-6。

从表2-5-6可知,全区调查的18个地质遗迹景观点(群)中,有一级景观点3个,二级景观点9个,景观点6个。阿婆髻、凤凰山、凤凰寺3个一级景观点为具有全国至国际意义的景观;羊台山主峰、赤顶山北坡等9个二级景观点为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景观。

表2-5-6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表

(二)地质环境评价

地质环境评价主要是指景区、景点所在的地质环境、评价内容包括自然生态环境、通达性、可进入性及安全性等。

1.羊台山及凤凰山地质遗迹景观区

该景观区森林覆盖率高,满山郁郁葱葱,自然生态环境总体良好。这两个地区目前已开辟为旅游景区,柏油公路直通山下,并建有通向山顶的游览步道,通达性及可进入性较好。凤凰山顶及羊台山顶的两侧都有陡坡及悬崖峭壁,安全性存在隐患。

2.阿婆髻景区

该景观区自然生态环境较差,其南北两面的山地早年曾是石场区,如今远远望去仍然是满目苍凉。南面白芒至阿婆髻、九龙坑水库上游的沟谷中,灰白色的砂石流堆积仍在向前发展。山麓斜坡上的植被主要是灌丛及荔枝林,乔木林分布稀疏。通达性及可进入性差,坑洼不平的乡村便道行车困难。

3.西部滨海地质景观区

该景观区历史上曾是盛产著名沙井蚝的海上田园区,如今海水遭受污染已不能养蚝,水乡秀丽的自然景观亟待恢复治理。

4.其余各地质遗迹景观点(群)

其余各地质遗迹景观点自然生态环境差,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强烈。

(三)旅游环境评价

宝安区的地质遗迹景观是深圳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其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必将为该区地质遗迹景观的开发带来勃勃生机。此次调查评价的羊台山、凤凰山和阿婆髻山3个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区,都是深圳市有名的山岳旅游分布区,其中羊台山“羊台叠翠”是深圳八景之一,凤凰山是名胜古迹“新安八景”之一,阿婆髻山则在民间流传着动人的故事。“深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都对这些旅游的开发作了功能定位,提出了导向性的旅游开发程式。例如羊台山片(景)区,其发展目标是建成面向市民和港澳台游客的,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型郊野绿色生态休闲基地;凤凰山则将重点打造成宗教人文名胜古迹区,同时结合铁岗水库等周边地区,打造成服务于城市中心的郊野型明山净水生态区等。深圳旅游总规划实际上已将该区的地质遗迹景观纳入了深圳市大的旅游环境,其客源市场及旅游开发市场潜力无疑都是很大的。从旅游的构成上看,宝安区高品位的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的发现,又从地球科学的角度为深圳旅游市场开拓出一个极富感染力的平台。地质遗迹景观厚重的科学文化内涵必将打造成非同凡响的旅游文化产品,从而有力地推动深圳旅游业的发展。

四、龙岗景区

(一)定性评价

龙岗景区(除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外)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多样,丰富,特色突出,品位较高。其中古火山遗迹和海岸地貌占主体景观地位。

1)坝光笔架山上侏罗统梧桐山群火山岩系是莲花山火山喷发带的组成部分,隶属于浙闽粤中生代火山活动带的粤东火山活动亚带,是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产物,至今完整地保存着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穹窿以及火山锥和以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为主的岩石类型及其结构构造(石泡、流纹、气孔和球粒等)。真实地记录了库拉-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留下了浙闽粤火山活动带的发展和演化的历史遗迹。

2)海岸地貌分为海积和海蚀地貌两大类。海积地貌以沙滩-沙堤-澙湖组成的障壁海岸地貌为主,另有砾滩、泥滩以及混合类型的海滩。站在邻近高处眺望,由沙滩-沙堤-潟湖3个微地貌组合景观尽收眼底,一览无遗。海蚀地貌类型齐全,往往成群出现,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穴)、海蚀柱等,相互共生形成了五彩缤纷的景观组合,蕴含着各类海蚀地貌的成因及其发展过程,既丰富了海蚀地貌的内容,又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3)龙岗区地质历史上有4期花岗岩侵位,有代表中压型的动热变质带,断裂构造方面的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带,还有大理石矿带及矿坑等掩映在层峦叠嶂中,漫山遍野,给人以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二)定量评价

根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的有关精神,此次地质遗迹调查的评价包括景观自身价值评价和环境条件的评价。自身价值评价主要考虑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稀有性、历史文化价值、自然完整性等五项指标。科学性是指地质遗迹景观和景观组合的典型价值或代表意义,按其科学价值将地质遗迹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美学价值包括科学美和自然美,尤以自然美更为重要,自然美包括地质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结构美、视觉美、听觉美、嗅觉美、动态美、静态美等。地质遗迹的稀有性,系指地质遗迹景观在国内外的罕见程度,罕见的地质遗迹景观一般对于广大公众都具有强烈的吸引能力。历史文化价值是指具体的景观群或景观点上所附着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它在地质科学史上的意义。自然完整性是指在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时期后,受到人为干扰的改变条件下,保存的完好和完整性。环境条件评价包括环境优美性、观赏的可达性和安全性。环境的优美性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占有较高的权重。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景观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地质环境、气候环境、水环境等。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环境条件,也是进行生态旅游基本和对象。安全性是指地质公园内,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现有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以及对游客生命、财产带来危险的可能性。观赏的可达性是指地质遗迹景观的视野是否开阔和进入景观场所的难易程度。这也是制约旅游路线的重要因素。

龙岗景区地质遗迹景观的定量评价是在综合考虑这些指标的基础上,并参考旅游定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取分项进行评定,确定分值的高低,评出的品级。地质遗迹景观的等级分为五级。

1.一级(世界级)景观高于或相当于90分,具有极高的地质遗迹价值点。主要要求是:

1)能为一个全球演化过程中,某一重大地质历史或演化阶段提供重要地质证据的地质遗迹。

2)具有国际大区域地层(构造)对比意义的典型剖面、化石及产地。

3)具有国际典型地学意义的地质景观或现象。

2.二级(国家级)景观高于或相当于80分,具有很高的地质遗迹价值点。主要要求是:

1)能为一个大区域演化过程中,某一重大地质历史或演化阶段提供重要地质证据的地质遗迹。

2)具有国内大区域地层(构造)对比意义的典型剖面、化石及产地。

3)具有国内典型地学意义的地质景观或现象。

3.(省级)景观高于或相当于70分,具有较高的地质遗迹价值点。主要要求是:

1)能为一个大区域演化过程中,某一重大地质历史或演化阶段提供重要地质证据的地质遗迹。

2)有区域地层(构造)对比意义的典型剖面、化石及产地。

3)在地学分区及分类上,具有代表性或较高历史、文化、旅游价值的地质景观。

4.四级(县市级)景观高于或相当于60分,具有一般的地质遗迹价值点。主要要求是:

1)在本县(市)的范围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剖面、化石及产地。

2)在小区域内具有特色的地质景观或地质现象。

5.五级(县市级以下)景观低于60分,具有较为普通的地质遗迹价值点。

各地质遗迹景观点的定量评价见表2-5-7

表2-5-7 龙岗区(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除外)地质遗迹评价结果表

从表2-5-7可知,全区调查的地质遗迹景观群中,有二级景观群12个,景观群13个。其中排牙山、笔架山、火烧天、马峦山瀑布、虎头角-廖哥角、横岗山仔下等12个二级地质遗迹景观群是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景观。

第一个:

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或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 果。就范围而言,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则主要包括 旅游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 在一个以自然为 主要旅游的目的地范围内,环境是该旅游地重要的旅游,是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 务的基本生产要素,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活动的产生就必然会对环境产生影 响,旅游开发商、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旅游者等都是环境的消费者。旅游业作为一把 “双刃剑”既是依赖型产业, 又不可避免地给环境带来破坏, 并在这种既利用又破坏 的过程中发展。在新的旅游发展的情况下,我们更应重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现就发展旅 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旅游环境保护对风景区发展的意义 自然环境是人类栖息之地,也是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又是人们的游览对象。古往今 来的旅游者,都将观光游览作为一种休养生息、调节生活、消除疲劳的乐事。因此有不少 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与大自然亲近。他们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寻幽 探胜。去尽情地享受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可见优美的环境能够使人产生旅游的愿望。相 反, 一个污水横流、 垃圾遍地、 黑烟弥漫、 噪声刺耳的恶劣环境是怎么也吸引不了游客的。 因此, 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 尤其在当前随着时代 的进步,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想出去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在新的旅 游热潮的情况下,更应重视旅游环境保护,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现状

2

(一)我国旅游景区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旅游景区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照旅游景区的质量等级也可分为五大类,即A级、2A级、3A级、4A级、5A级共5个类型。按照主要旅游的类型可分为五类,即自然类旅游景区、人文类旅游景区、复合类旅游景区、主题公园类旅游旅游景区和社会类旅游景区;按照景区的主导功能分类则可分为四大类,即观光类旅游景区、度类旅游景区、科考类旅游景区和游乐类旅游景区。

(二)我国旅游景区的现状

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起源于古代的园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园林的建造活动,中间陆续出现了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等形式;二是公园的出现,使得旅游景区的类型日渐多元,与传统园林相比,在功能上有了较大的拓展,具有了现代旅游景区的雏形;三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旅游者兴趣的不断迁移和拓展,旅游景区向多元化发展,度型旅游景区、观光型旅游景区、遗址型文化旅游景区、科考型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旅游景区不断涌现,形成了我国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时期。

三、在风景区的开发中要注重环境的保护

旅游环境的保护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每一个国家对环境的保护都强调在开发中注重环境的保护,以预防为主。旅游业一方面要快速发展,一方面又要注重保护环境。如何在开发中注重环境的保护呢?这就要在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在修葺原有旅游景点的同时,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在合理地开发新的旅游时,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忌对旅游环境进行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在风景区的开发中要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建设风景区、开发旅游时,要充分利用现行的许多法规条例,以确保风景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风景区的开发者要有防重于治的新观念。保护风景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在风景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的保护是对风景区环境保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对风景区环境的有效保护不是、环保局等部门的事,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特别是在从事旅游业工作中的旅游从业人员,旅游业管理者要注重风景区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在旅游者的旅游过程中注重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只有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才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在开发风景区旅游、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注意抓好环境的保护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游得以永续利用,不断满足人们的旅游的需求。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创造优美的旅游环境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我国旅游景区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旅游景区保护不足带来的环境问题

1.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

3

国家有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主管,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条块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2.旅游景区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景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

3.旅游景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

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业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很看重旅游地的非经济价值;在旅游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则往往更看重旅游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对风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旅游管理部门带来的环境问题

1.文物管理不善或根本无人管理

不少珍贵文物被少数牟取私利,缺乏公德的人所破坏或盗窃。导致景区环境的美感和价值急剧下降。如景区建筑材料被拆走,墓地被偷盗,文物被倒卖,遗址被改建,林木被砍伐。

2.城市基础建设的破坏

不重视文物和旅游环境保护,兴建了不少与古建筑不协调、破坏景观的建筑物。

3.文化单位的失职

一些文化单位为了自身的工作方便,任意践踏文物管理规定,使许多珍贵文物受到破坏。

(三)游人带来的环境问题

1.在风景区和古建筑物上乱涂乱刻或公开破坏文物

像北京八达岭城砖连遭高密度游人脚踏手推,出现严重的凹陷松动。“×××到此一游”的公害,凡游人能及之处无一幸免。这种野蛮行径既有损长城的价值,中华民族的形象,也对游人心理引起不良反应。

2.乱扔废物

旅游者自身的不当旅游行为主要在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对景区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区生态平衡和旅游意境的影响。

(四)工业方面带来的环境问题

4

三废污染,造成旅游环境恶化。许多幽美的自然环境和景区生态平衡已经遭受破坏。甚至有些地方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

五、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对策

(一)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景区环境的自觉性

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会降低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因此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景区旅游保护景区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强化环境道德行为一系列的环境教育,使游客从认识环境、了解环境到保护环境,但游客毕竟是游客,很多时候都难以控制每个人的行为,“垃圾虫”还是存在的。为此,我们觉得强化环境道德行为是十分必要的。在景区安排专门的这种方面的管理者,无论什么时候,发现“垃圾虫”,都要进行教育,并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对这类游客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样,对于在景区内部摘花草,攀木折花,驱散益鸟,等破坏景区生态平衡的,也找专人负责,进行控制。为了保护景区的重点文物和著名景物,可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既使游客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又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

(二)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鉴于旅游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破坏,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环保意识最终应体现在环境保护的自觉行动上。这一点,应该通过法律条文来进行约束,还有通过社会的媒体,公益活动进行教育,使得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使人自发的保护环境,同破坏环境的人进行斗争。每个人都应该以这种思想影响周边的人,不断扩大环境保护的人群。形成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景区得以永续利用

为了顺利地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必须加强对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的研究,根据每个旅游景区的具体情况,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景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景区的环境得到保护。

5(四)加强科学研究 加强科学研究旅游科学是一门以应用型见长的交叉学科, 旅游环境保护涉及到的学科 面很广,因此,在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工作中,应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调查研究,以 便更科学地对旅游景区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和治理,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总之,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环境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更 持续地发展旅游业, 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可以促进环境的保护工作。 相信在全民环保意 识日渐提高的今天, 通过有关行政部门和旅游者的共同努力, 我们的旅游一定能够得 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一定会更快、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六、结论与思考 旅游业的发展应该与旅游环境相和谐, 而不应同旅游环境敌对起来。 环境的有效保护 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业。对于以自然为主要旅游的风景区来说,环境 的质量的高低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环境的有效的保护是旅游业发展根本。 而旅游环境的 保护不仅仅靠相关部门的法律措施的制定, 还要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只有全民环保 意识不断的提高并通过有关部门对旅游环境进行宏观保护和综合治理, 旅游才能够得 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也才能得以持续的发展。

第二个: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它是以一定的红色文化为依托,向旅游者提供综合的旅游产品服务过程,是文化旅游市场的一个细分。因此它不仅需要有一流的旅游设施及一流旅游服务作坚强的后盾,而且更需要各地提供自然旅游资料、人文旅游资料以及建设风貌旅游资料。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缩影,记载有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资料,是区域文化的承载体,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各种直接的信息支持。 1 红色旅游彰显历史文化 从一定意义上讲,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是人文旅游,属于文化的范畴。不少革命历史文化只需略加开发就可以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这些产品具有丰富而深遂的文化内蕴,游人要欣赏、感悟它,规划师、旅游商要开发利用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许多自然旅游虽然本身不具有文化属性和叠加历史文化色彩,但自然美无疑需要从文化层面来鉴赏,需要科学知识来解释,而且,要将自然山水转化成为旅游产品,必须通过旅游开发这一文化手段来实现。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自然旅游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性,与历史文化密不可分。 临沂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久负盛名的“华东小延安”,留存有大量革命遗址遗迹,如八路军1 15师司令部旧址、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旧址、大青山战斗遗址、沂蒙红嫂纪念地、孟良崮战役遗址、《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也是一笔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另外,利用“书圣”王羲之和“智圣”诸葛亮等历史名人的知名度,打造“书圣故里,书法圣地”品牌,使这块古老的土地再次散发出熠熠光辉,使人们在拥抱自然的同时,崇敬先哲,缅怀先烈,品味人生。2004年12月,临沂被正式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5年3月,临沂市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孟良崮战役遗址和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还建立了36个沂蒙精神教育基地,经常性地组织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2 地方文献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旅游 地方文献是对某一特定区域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自然、地理等的综合记录和反映,其最大的特点是文献内容所体现出的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是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源泉。 2.1 地方文献记载了秀丽的自然风光 我国山川秀美,五岳闻名遐迩。各种秀丽风光在《中国名胜词典》、《天下名山胜概记》、《崂山名胜记》、《黄山记胜》等地方文献中既有全面地概括又有对各个景点的具体介绍。如《临沂地方志》记载了临沂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地貌类型多样。风光秀丽的蒙山有泰山之雄壮、黄山之秀美、华山之险峻、雁荡山之奇绝。春天层峦叠翠,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云雾飘渺;秋时漫山碧透,红叶映照;冬日银装素裹。在苍茫逶迤的沂蒙群山中,还有不少由流水侵蚀造成的桌状山,称之为“崮”。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沂蒙群崮的神奇崮姿:有的如剑似戟,气势夺人;有的拟人状物,惟妙惟肖,如孟良崮、抱犊崮等,已成为战争年代故事的载体,透着民间文化的灵气与神韵。“一片好风光,七十二崮堪爱”。陈毅元帅跃马沂蒙时所哼唱的壮美诗句,更使七十二崮闻名遐迩,流风远播。蒙阴、平邑境内的大型溶洞,宽大幽深,石笋、石柱、石钟乳遍布洞中,更兼碧潭暗瀑,极为壮观。规模之大,品位之高,在江北地区十分罕见。位于费县城西北的奇石林总面积达100公顷,上万块高大的园林石千姿百态,一望无际,被称为天然奇观。当地根据地方文献记载的山川I河流的演变情况,发掘了许多旅游景点。如:新开发的沂水天然地下画廊被山东省公众评为最喜爱的十佳乡村旅游区。 2.2 地方文献记载了大量的革命历史遗迹、遗址 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知识在地方文献中也有很多的撰述。《临沂地区志》中的沂蒙革命根据地纪略部分,详细记载了驻沂蒙革命根据地内地级以上领导机关设置概况、沂蒙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综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沂蒙战斗的事迹。如:以八路军1 15师、新四军、华东野战军转战路线为主线的革命历史遗迹:包括党政军机关旧址、战场遗址、伟人足迹和红色纪念建筑。以沂蒙精神为主线的红色文化遗产: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纪念地(馆、园)以及红色歌曲、红色文学、红等文艺作品及其题材等诸多方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一批红色典型: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沂蒙人民继续发扬沂蒙精神,艰苦奋斗,创造了新的奇迹,先后有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3个单位受到过的批示表扬,其中以1957年1O月7日作出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批示最为著名。这些遗迹、遗址、红色典型都成了红色旅游的精品。

2.3 地方文献记载了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游客到某地观赏自然风光、在卷帙浩繁、撰述宏富的地方文献里,都可以寻到历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的生活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如临沂地区志记载的在本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者,就有600余人。像政治家姜尚、儒学大师曾参、毛笔的发明者蒙恬、农民起义领袖樊崇、珠算发明家刘洪、一代名相诸葛亮、“二十四孝”中的代表人物王祥、东晋重臣王导、大书法家王羲之与王献之、文学家与鲍令辉、文学评论家刘勰、训古学家颜师古、唐忠烈贤臣颜杲卿与颜真卿、著名文学家萧颖士、女诗人纪映淮、文物收藏家于腾、爱国名将左宝贵、进士出身而倒戈造反的幅军首领刘淑愈、在“五四”新文化舞台上颇有影响的青年作家王思玷与刘一梦、方志编纂家庄陔兰、抗日名将王德林与刘震东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如群星璀璨,构成了临沂地区人杰地灵的壮丽画卷。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明德英、祖秀莲、李桂芳为代表的“沂蒙红嫂”,以王换予为代表的“沂蒙母亲”,以“沂蒙六姐妹”、“英雄七姐妹”为代表的拥军支前、爱党爱军典型。还有一大批沂蒙儿女为创建沂蒙革命根据地而英勇捐躯。他们是这一时期革命文化的典型代表。 2.4 地方文献记载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风 不同区域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大到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生态文化,小到民俗文化、烹饪文化、服饰文化,打造出了独具区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地方风味产品。这些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品牌的形成,都离不开地方文献的开发以及对其所蕴含的区域文化的挖掘。通过对原始文献的研发,再赋予时代特征,从而转化为新的旅游文化。这些是旅游者游玩、观光、休息、欣赏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的精神消费享受。

3 依托地方文献开发红色旅游 3.1 依托地方文献信息源的作用创建旅游品牌 旅游品牌是旅游地无形的旅游资本,是影响旅游者行为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个地区在其旅游业发展中如果能推出本地区的旅游品牌,构筑完善的旅游品牌体系,它就能在国内外的旅游市场上获得较强的旅游竞争力。各红色旅游地区,应该根据地方的红色文化特色,提升出本地区的品牌形象,这对于提高地区的旅游形象、效益,扩大客源,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据资料表明,红色旅游文化品牌的形成,都离不开地方文献的开发以及对其所蕴含的地方文化的挖掘。通过对原始文献的研发,再赋予时代特征,从而转化为新的旅游文化,如沂蒙老区是《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把《沂蒙山小调》改编成交响乐由中央级乐团演出,组织编排的《沂蒙山颂歌》到省城各地演出,拨动旅游者的蒙山情怀,从而提高了沂蒙老区的知名度。沂蒙红色之旅的标志性景观——孟良崮旅游区的开发,是经过对宋朝杨家军将领孟良曾屯兵于此的民间传说的考证、孟良崮战役的遗迹、遗址的再现、红色文化的挖掘以及地方志记载的该地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迹和名人名事等,打造的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休闲旅游与一体的红色旅游精品。 借助名人效应,打造名人品牌,发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也是旅游开发的重点。图书馆丰富的地方文献记录着历史长河中点滴事迹,积淀着各种文化。挖掘名人文化,借助名人史料可获得比建造楼堂馆所更高的经济回报。例如,临沂利用“书圣”王羲之和“智圣”诸葛亮等历史名人的知名度,举办了三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成功打造了“书圣故里,书法圣地”这个品牌。把临沂这个革命圣地推向了全国乃至世界。利用“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沂蒙山小调”等红色品牌开发的特色产品:“沂蒙小调”特色食品、“沂蒙六姐妹”煎饼、“沂蒙小调”酒,成为旅游者必尝的风味食品。 3、2 利用馆藏文献开发和规划旅游产品 红色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就红色旅游发展红色旅游,其目标市场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大众旅游时代具有性、世俗性、功利性的特征,在开发过程中也应该正确把握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精英文化的市场化问题,开发适合大众旅游需求的产品。红色旅游地区要在把握好本地区的红色文化主题的同时,加大对地方优势的开发与利用,从而扩大地区整体的旅游吸引力。重点开发地方文献中反映当地历代各界人物资料:包括照片、手稿、日记、信函、传记、回忆录以及成名作等;反映当地的形象资料:如、照片和历史纪念地、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的文字介绍材料等;反映当地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文艺资料:如诗歌、戏曲、、故事、绘画、雕塑等;反映当地自然和社会历史变迁的实物等等。对以文物、遗址、古建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搜寻古籍、地方志、地方传说,追根溯源,提高景区的科学性、知识性、历史性、真实性和性,供旅客参与和观赏。对于红色景区,要依据老区保存的历经战争沧桑的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址、遗物和资料,发掘革命历史人物故事。既要反映领袖、英雄等“大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更要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真谛,使历史鲜活和丰满起来,以小见大,以人说史,让英雄走下圣坛,贴近群众和生活,产生亲和力。 临沂市拥有丰富的旅游,借助一批高品位的自然风光(如天佛山、地下画廊和地下大峡谷、石林等)、历史文化(有出土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有精美的汉画像石刻的北寨汉墓等)及滨河百里水城、江北商贸新都等现代化旅游,在尽可能保持红色基调的基础上围绕绿色沂蒙、红色风情、文韬武略、地质奇观四大特色,开发出了生态游、探险游、民俗游、古色游;精心策划、悉心打造一批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使本地区的旅游市场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3.3 挖掘民间曲艺, 充实旅游内容。 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景区的景色和相关的文化内涵,各地的民俗风情、民间曲艺更具吸引力。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和继承主要靠当地人们口头交流、口耳相传,尽管地方文献中有相当多地记载,一般较为零乱,不系统。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方法深入民间,广泛收集获取文献信息,形成特色文化专题文献,成为本地区无形的旅游。比如红军歌曲、故事、等难得的口头流传,为红色旅游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创作于战争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调”,在全国独树一帜的临沂乐舞“龙灯扛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临沂地方戏曲—— “柳琴戏”,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象征;印染、剪纸、书法、手工艺制作等临沂工艺品,象征爱情的民间手工绣的荷包成了旅游者必买的纪念品。与巧手少女的刺绣技术可以媲美的是,农村老太太手制的老虎鞋、活泼可爱的布娃娃也是临沂一大景观。 总之,红色旅游弘扬的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展示的是老区秀美山川,提升的是革命老区人民的整体形象。地方文献记载有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资料,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激发人们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加深对祖国的了解和热爱。因此,积极开发地方文献的旅游,依托地方文献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旅游开发对导游的详细要求旅游开发对导游的详细要求旅游开发对导游的详细要求旅游开发对导游的详细要求 4. 1提升文化素养 从景区景点的层面看体验旅游是观光游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更广层面的拓展;从游客的层面看日益成熟的游客消费心态以及日益提高的游客文化品味是“体验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体验旅游阶段导游应该让游客体会到美在其中乐在其中轻松在其中感悟在其中。由此导游就必须针对景区景点所需要、所能够传递给游客的体验自己先停止的深入思索并揣摩不同游客的审美特点、心理习惯、消费观念乃至身体状况来“量身定做”旅游产品(包括景点选择、导游辞的选择、线路的选择、景点停留工夫的选择景区内互动项目参与程度的选择甚至导游自己组织开展的小活动的选择等等)。 “体验旅游”呼唤高素质的导游也只有高素质导游能够让游客深刻理解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使“体验”更深。

4. 2自身素质专业化 传统观光旅游阶段旅游者还未挣脱“眼睛旅游”的方式;体验旅游阶段随着旅游者对个性化旅游产品的购买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导游的穿针引线来深刻了解、感受旅游区的人文环境和历史脉络从而加深对景点的印象提高旅游体验层次。有学者提出“一流的导游应该是博士水平”。知识的专业化会使导游对某一类旅游、某些旅游景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甚至有创新的见解这样就克服了传统导游什么景点都讲但都讲解不深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旅游体验的缺点。因此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熟知中国革命史的红色导游将大量出现在井冈山、延安;熟读道教、佛教经典的宗教导游将带领游客领略武当山、普陀山的道义、佛文化;而九寨沟、张家界是山水导游大显身手的地方。同时景区自身也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定点导游并把此纳入旅游景区规划中这样便可以在最快的工夫以最高水平的讲解来向旅行社、旅游者宣传本景区并以此扩大景区的知名度。